Saturday, April 07, 2007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最悲伤的生活不过如此,最幸福的生活不过如此。”

回国的时候看到满大街都是这个姨妈广告,当时我还特纳闷,以为跟老干妈差不多又出来一个什么食品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新片广告。2007,许鞍华作品,斯琴高娃演姨妈,周润发客串(可以算男主角,不过这个戏基本上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姨妈)。

上周又看到有朋友在推荐。不过今天一开始看得就很不爽:满嘴的上海话。我对上海这一点很不爽。别的地方有方言没啥,但是上海号称国际化大都市,从机场出发的公共汽车上售票员报站居然用上海话,而不是用普通话,更不用说用英语了(其实上海本地人又特媚外),还有两次坐东航乘务员都在用上海话低声说乘客的坏话,结果被人听到了(至于东航晚点几个小时那已经不是新闻了)。扯远了。反正看到片子一开始姨妈和那个邻居水太太的满嘴上海话+严重媚外就感到很恶心。姨妈的女儿明明在东北,却非得说在洛杉矶,水太太动不动就说去国外旅游,有个手机还大肆炫耀,只能说实在是太土了。看到报道说有人批评这个片子丑化上海人和东北人。导演的回应是艺术是生活和虚构的结合体,是夸张和现实的结合体。我觉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接着看下去就还好了。斯琴高娃的演技自然是炉火纯青的了。发哥没啥可评价的,年纪大了,再也不复当年的风流倜傥了。赵薇和她演的角色的名字刘大凡一样,风风火火的一个角色,戏份不多,倒演得挺到位的。其实赵薇这人还是挺不错的,很直率,比一些扭捏做作的又拿自己炒作的演员好多了。

故事一开始在上海。不是大都市,而是小市民们的生活。因为是小市民的喜怒哀乐,倒看得挺有意思的,感觉很贴近生活。姨妈有上海人的精明,外甥来借住都得算伙食费然后水电还得AA。这个让我想起了上大学时朋友们说的关于上海人的笑话,基本上就是这种故事,那时觉得真不可思议啊。现在电影都这么演了,看来不会离现实太远。姨妈没钱,小心翼翼地生活,可是最后还是桃花迷眼,一辈子辛苦的继续被发哥骗走了。发哥的手段就跟早期那些文学青年一样,吟诵几句别人的诗词卖弄一下抄来的学问,就把姨妈的芳心搅动了。其实第一次被骗之后姨妈就基本上知道发哥是个骗子了,但是也许是太空虚了对爱情的渴望让她重蹈覆辙被骗色,而被骗财则纯属自己太贪了。

后半部分则是姨妈回到了东北,那里才是她的家。她知青插队到了东北然后嫁人生女,知青返城潮流中头也不回就一个人走了因此伤透了丈夫和女儿的心。这也是真实发生过的。当年的文革知青潮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多少家庭。我认识一个人他的父母也是上海知青到东北然后他上高中之后才搬回上海。那人以前是个学习尖子,可是现在却成天在转某种东西,哎。东北的这场戏也被人批评是歧视,确实有一些夸张。但是还是写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后现代生活,其实是很传统的中国老百姓生活。这个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也不是看一个电影就能体会到的。但是看完这片,感觉还是挺不错的。片子有鲜明的许鞍华风格,她的片子还有比如《倾城之恋》《笑傲江湖》和《半生缘》,都差不多的叙事写情的调调。

(imdb中文网在firefox2下显示有问题,在IE7下就可以)

No comments: